老板娘变老板

我记不起她的名字了,或许我自始至终就不知道她的名字,只是在她的姓氏后面加上 “太太” 二字。

但她的容颜和举止却像是刻在我心扉上的一幅素描,至今历历在目。

她是一家台湾速食店的老板娘,当年四十多岁,一头齐耳的短发,托著一张满月脸,肌肤经过长年的风吹日晒变成了棕色。她做事风风火火,说话声如洪钟。

准确地说,叫她老板娘多少有些不妥,那时她先生已经移情别恋,空留了这家餐馆,作为离婚的补偿。当年,她着实痛苦了一阵子,然而,异国的创业生活容不得无休无止的伤感。老板娘匆匆掩埋了伤痛,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。

她先按照我的建议,将餐馆重新装修了一番。前厅整齐地摆放著三十张座席,乳黄色的吊灯犹如倒挂在顶棚上的荷花,前台点餐处放著一台普通的收银机,门帘之后便是厨房了。顾客点餐后,领到号码,再凭号码自行领餐。前台的人除了负责点餐之外,还负责清理桌面。

厨房里,除了厨师之外,外加一个打杂的员工。仅此三个雇员,便可让餐馆生意运作起来,她用人就是如此地精打细算。

尽管她在无形中加大了雇员的工作量,但又在细微之处关爱着每个员工。每晚收工之后,她请大厨为大家做免费晚餐,还会经常将一些新鲜蔬菜送给员工。逢年过节时,她更会让员工们带上家属,一起在餐馆里聚餐。

我那时初来美国,过著拘谨生活,除了打工的服装,换来换去就是那几件旧衣衫,老板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。当夏日来临时,她送给我一大包衣服,大多是她年轻时的时装,虽然也是旧衣服,但对我来说却是色彩斑斓且新颖时尚。我试了试,每一 件都犹如为我订做似的,合身得无以复加。于是,原本朴素无华的我,突然变得花枝招展起来,终日不厌其烦地更换著那些装束。

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,她会定期从家里带来各种期刊杂志、报纸书籍,供大家阅读。我那时正一边打工,一边修习英文,她知道后,便将儿子的英文原版小说借给我,我如获至宝,不仅有书读,同时也免去了我去图书馆的辛劳。

如此这般,我从这些点点滴滴的日常琐事中,渐渐地品味出她内心的那抹坚毅和温婉。

2015年10月发表于《世界日报》

 

-猜你喜欢-

留下评论

在WordPress.com的博客.

向上 ↑